收藏 史上30位最有影響力的鋼琴演奏家
收藏 史上30位最有影響力的鋼琴演奏家誰可以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這一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從影響力來說,我們誠惶誠恐地給出以下鋼琴家偶像名單(該份名單按字母順序排列)。不知是否錯過了您的最愛。當然,我們知道掛一漏萬是必然的,而且我們也做好了接受讀者的吐槽。只求大家客觀地去評定,因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是絕對的。
1964年,當阿根廷鋼琴家瑪爾塔·阿格里奇贏得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時,世人被她驚人的天賦喚醒了,那年,阿格里奇剛剛24歲。她現在可以說是在世的最偉大鋼琴家,音樂會門票可以在幾分鐘內銷售一罄。
據說這位偉大的智利鋼琴家在識字之前就能讀譜了。沒過多久,阿勞就能比肩那些著名鋼琴大師,演奏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他最擅長演繹的也許是貝多芬的作品。傳奇指揮家科林·戴維斯對阿勞的評價是:“他的琴聲令人驚異,這完全是他自己的東西……他對李斯特作品的奉獻是非凡而卓越的。他賦予音樂以貴族性,某種程度上世上還無人能及。”
阿什肯納齊是古典音樂世界里一位重量級的大師。1962年,阿什肯納齊和約翰·奧格登并列贏得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接下來的一年,阿什肯納齊離開蘇聯定居倫敦。
他大量的唱片目錄中包括拉赫瑪尼諾夫和肖邦的所有鋼琴作品、貝多芬全部鋼琴奏鳴曲、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和勃拉姆斯的鋼琴作品。他和二十世紀所有大腕們一起工作過,比如指揮家喬治·索爾蒂、祖賓·梅塔以及伯納德·海丁克等。
巴倫博伊姆雖已是一位功名顯赫的指揮家,但他在鋼琴演奏方面的突出成就仍然是不能不提的,作為現代最有影響的鋼琴家之一,他在這方面所具有的意義是十分突出的,多年來,他一直利用指揮之間的空余時間來從事鋼琴演奏活動,有時甚至自己邊演奏邊指揮樂隊協奏。 他是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和肖邦鋼琴作品的優秀詮釋者,曾經錄制過全套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及全套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和協奏曲以及肖邦的全套夜曲及勃拉姆斯等人的許多作品。
“貝多芬彈奏鋼琴和通常鋼琴演奏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他似乎為自己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貝多芬的同齡人之一卡爾·路德維希·容克如是說。我們可能沒有貝多芬演出的任何錄音,但我們擁有他為鋼琴創作的那些極具才華和創造力的音樂作品,以及來自那些聽他演奏過人士的描述。這位現在以作曲家著稱的男人,其作品因連奏技巧和歌詠般的音調受到人們的普遍愛戴和敬仰。
“如果我屬于一項傳統,這項傳統的核心為:是一部鋼琴杰作告訴演奏者應該怎么做,而不是演奏者來告訴作品它應該是什么樣。”這些話出自才華橫溢的布倫德爾先生之口。他能彈奏任何一個時期的鋼琴作品,但尤其以詮釋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以及李斯特的音樂而受人尊敬。
肖邦是波蘭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他那個時代特別受人尊敬的偉大鋼琴家。肖邦絕大多數作品都是為獨奏鋼琴而作,由于最早的聲音錄音是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才開始,因此肖邦自己的鋼琴演奏沒有留下任何唱片。他的一位同齡人說:“有人可能會說肖邦是鋼琴學校和作曲學校的創建者。實際上,肖邦鋼琴前奏曲的輕盈和甜美是無與倫比的;此外,也沒有任何作品可以與他作品中的匠心獨運、卓爾不群以及飄逸雅致相提并論。”
范·克萊本的傳奇是冷戰時代的產物;回顧歷史,他贏得1958年首屆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頭獎,既證明藝術成就可以視為綜合國力的一部分,也確認優秀的藝術家能夠超越國與國的隔閡迷倒所有人。
這位加拿大鋼琴家以演奏J.S.的作品、特別是作曲家的《哥德堡變奏曲》最為著名。不過古爾德也因在鋼琴演奏過程中邊彈琴邊哼唱而聞名于世,坐在一張帶進所有音樂會的小椅子上表演,當然還有他對錄音和演出條件幾近苛刻的要求。
由于古爾達在中年之后受到爵士樂風的影響,除了即興作曲外,在彈奏古典樂曲目時也會帶有一些即興風格,最明顯的是他晚年所灌錄的莫札特專輯,他在演奏時使用了大量的裝飾奏。而爵士樂的影響所產生最正面的效果則在于他到1967年時開始重新錄制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這套全集錄音兼備演奏技巧與詮釋深度,也成為他在貝多芬演奏成就方面的定評。
最終使瑪拉·海絲流芳百世的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既不是她12歲時就贏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獎學金,也不是17歲那年和傳奇指揮家托馬斯·比徹姆爵士一同登臺演出,而是二戰期間她在英國國家美術館舉辦的一系列音樂會。戰爭期間,為避免如果被炮火擊中,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慘劇的發生,倫敦的音樂會場館全部關閉。海絲想到了一主意:利用畫廊舉辦午間音樂會。這一系列音樂會共運作了六年半時間,海絲自己就在其中演出了150場。
她被舉世公認為“音樂家中的音樂家”和“鋼琴家中的鋼琴家”。事實上,她的確名副其實,而且所達到的藝術水準更高,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哈絲姬兒大師的演奏達到最高境界。沒有一個大眾化的演奏家會如此寡言少語,并且在風格上如此樸實無華。
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可以用來說明讓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成為史上最偉大鋼琴家的理由。1920年,霍洛維茨在烏克蘭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的一場獨奏音樂會上首次登臺。1925年,他的名望不斷提升,一路西行,意欲在柏林向世界著名鋼琴家阿圖爾·施納貝爾學習鋼琴演奏技巧。1928年,霍洛維茨首次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舉辦了演出,并且成為了美國公民。霍洛維茨最擅長的是演奏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比如肖邦、拉赫瑪尼諾夫以及舒曼的鋼琴作品。
這位活到100歲的長壽鋼琴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貝多芬和舒伯特鋼琴音樂的演奏者之一。自1916年建樹起鋼琴演奏大師聲望,主要是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他的演奏含蓄細膩,織體清晰,親切高貴;音色如歌,分句和速度自然而合理,絲毫沒有矯揉造作、追求外在效果的傾向。
基辛被譽為“20世紀后半葉最驚人的鋼琴天才”,他的演奏是獨一無二的,他將鋼琴技藝融合到音樂靈感之中,他使人想起本世紀那些令人敬畏的鋼琴泰斗們。基辛對肖邦、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舒曼等浪漫派大師鋼琴作品的詮釋充滿了,誰也無法理解這種聯系。在他漠然的外表后面,總是隱藏著神秘不可知的東西,就連他的姐姐也對這位年輕弟弟的超人才華感到莫明其妙。
李帕第是音樂史上奇特而少見的天才。他的天才之獨特處在于他的平衡和全面性,他不是那種狂妄、才華外露而以技巧懾人的那種演奏家,相反的,他是那種在音樂與人性、手指與心靈之間擁有無凡人難以想象連續層面的音樂家,他的彈奏從來沒有外表的炫技和快速,但凡是熟悉他所彈奏音樂的人都會被他的彈奏所彰顯的許多音符背后的深意所驚醒。
郎朗用他那臺前幕后不可企及的耍派頭,徹底改變了古典音樂世界。成千上萬的中國兒童習練鋼琴,已形成“郎朗效應”。因此,無論你是否喜歡他的演奏風格,都不可否認郎朗在古典音樂界產生的影響。
能和肖邦競爭十九世紀最偉大藝術大師桂冠的是匈牙利作曲家、教師、鋼琴家李斯特。他最為著名的作品包括:難度刁鉆的《瑞士游記》、《B小調鋼琴奏鳴曲》以及《梅菲斯特圓舞曲》。作為一名表演者,李斯特的名聲富有傳奇色彩——對于由他激起的狂熱,海涅甚至在1844年4月25所著的一篇報紙專欄文章中新造了一個單詞“李斯特狂”(Lisztomania)。
雖然脾氣古怪,但米凱蘭杰里的演奏技術無懈可擊,善于恰到好處地把握音色和多聲部層次的控制,有條理地處理整體與細節的關系,追求音色清澄、干凈的演奏靈魂。他的演奏既保持了古典樂派的內在與平衡,又注入了浪漫樂派的熱情與感染力,極具強烈的藝術魅力。
同樣也是,今天活著的人們都無法聆聽他演奏的鋼琴曲。但有口皆碑的是——以他創作的鋼琴曲來評判——對于這份榜單中的任何一個人,莫扎特都是一位強大的競爭對手。只需聽一聽他的《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就會明了這位最為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琴聲會是怎樣……
佩拉希亞也許從四歲時就開始彈鋼琴,但據他自己說,一直到15歲時,才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2年,佩拉希亞成為贏得利茲國際鋼琴比賽大獎的第一位北美人士;來年,佩拉希亞和本杰明·布里頓、英國男高音歌唱家彼得·皮爾斯一同參加了英國奧爾德堡音樂節。1992年,一根骨骼異常導致的手部腫脹,迫使他中斷演出了一段時間。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佩拉希亞發現了J.S.音樂中慰藉的力量。他錄制的一些作品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唱片。
一位以詮釋肖邦、舒伯特、莫扎特以及其他作曲家鋼琴作品受到世人愛戴的葡萄牙鋼琴家。《泰晤士報》上一則評論中說:“她讓你用全新的耳朵去聆聽舒伯特的天才之作。”很顯然,皮蕾斯也有著驚人的記憶力——記得曾有一次,她已經錯誤地為一場音樂會準備好了另一部協奏曲,但演出時竟然彈對了。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作品范圍很廣,他不似自己的前輩里赫特一樣以俄羅斯音樂家的作品作為自己的招牌武器,從肖邦到格里格,從舒曼到柴可夫斯基,老普的演繹都是經典版本。這位音樂全才還精通七國語言。
當波利尼贏得1960年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時,據魯賓斯坦說:“這位青年的鋼琴比我們中的任何人都彈得好。”從那時起,波利尼就和克勞迪奧·阿巴多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確立了當今最偉大鋼琴家之一的地位。波利尼演奏曲目廣泛而多樣,演奏風格清晰明快,具有豐富的色彩變化和深厚的音樂涵養。他演奏的古典作品精益求精,并對現代作曲家的鋼琴作品也有廣泛的涉獵,如勛伯格的全部鋼琴作品、普羅科菲耶夫及斯特拉文斯基的主要鋼琴作品等。
眾所周知,拉赫瑪尼諾夫身材高大,擁有一雙巨大的手,其左手能輕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鍵。令人高興的是,這位出色鋼琴家的演奏都有幸保存了下來。魯賓斯坦是這樣評價拉赫瑪尼諾夫的:“他的演奏有著金色的、充滿活力的音色,那是他的肺腑之音。”
為獲得二十世紀最佳鋼琴家而奮斗的眾多偉人之一,里赫特是二十世紀中期俄羅斯少數鋼琴大師中的一員。然而,他并不十分熱衷于唱片制作;因此,里赫特最好的專輯是他的現場演奏會錄音,包括1986年在阿姆斯特丹、1960在紐約以及1963年在萊比錫的演出。
這位波蘭裔美籍鋼琴家,經常被認為是有史以來肖邦作品的最佳演奏者。魯賓斯坦2歲時,人們就發現他彈琴時有著完美的音調;13歲那年和世界一流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進行了首場演出。魯賓斯坦的老師是德國著名鋼琴家、李斯特的學生卡爾·海因里希·巴特,這也意味著魯賓斯坦是令人敬畏的傳統鋼琴演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在19世紀末德奧風格體系的著名鋼琴家中,施納貝爾屬于忠實于原作的學者型之列的帶頭人。他的一生為追求完美、達到藝術頂峰而不懈努力,以至在演奏技巧、審美意識和對作品的演繹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施納貝爾演奏貝多芬作品特別是晚期的幾首奏鳴曲,其幻想的境界達到了獨步青云的地步。
作為十九世紀為數極少的參與男性音樂世界競爭的女性鋼琴家,克拉拉是她那個時代的超級巨星。其才華遠勝于她那作曲家丈夫羅伯特。甚而至于,她還寫了自己的音樂。有評論說:“這位藝術家的出現可以看作是劃時代的……經她有創造力雙手的彈奏,即使是最普通的段落、最常規的動機,都具備了深遠意義。克拉拉作品中的色彩,只有那些最精湛的技藝才能予以呈現。”
出生于日本的英國鋼琴家內田光子,最近被授予女爵士——這足以證明她在音樂世界里的重要性。她就讀于維也納,并且在14歲那年,就在那座城市首次舉辦了獨奏音樂會。內田光子以演奏莫扎特、貝多芬以及肖邦的作品著稱,她還制作了世界級水準的舒伯特作品唱片以及最近以來錄制的舒曼作品唱片。
有些人未被排入前30并不等于說明該鋼琴家一定是水平不及榜單上的人,這種評判本來就是主觀性很強的。自古至今,優秀的鋼琴家可以排出很長的名單,這些名單除了上面的30位還包括:阿爾弗雷德·科爾托、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維奇·涅高茲、威廉·巴克豪斯、瓦爾特·吉澤金、魯道夫·塞爾金、約瑟夫·霍夫曼、舒拉·切爾卡斯基、英格麗德·海布勒、莉莉·克勞斯、旺達·蘭多芙斯卡、塔蒂阿娜·尼古拉耶娃、 羅莎琳·圖蕾克、埃米爾·吉列爾斯、畢曉普·科瓦塞維奇、格里高利·索科洛夫、阿列克西斯·魏森伯格、佐坦·科奇什、安德拉斯·席夫、伊沃·波格萊里奇、拉度·魯普、蓋扎·安達、列夫·奧博林、尼基塔·馬加洛夫、古斯塔夫·萊昂哈特、斯蒂芬·霍夫、阿利西亞·德·拉羅查、莉里亞·席爾伯斯坦、安吉拉·休伊特、埃萊娜·格里莫、王羽佳、約翰·奧格登、馬克·安德魯·哈默林、利夫·奧韋·安茲涅斯、李云迪、拉扎·貝爾曼、米歇爾·貝洛夫、朱利葉斯·卡欽、喬治·博列特、克里弗德·柯曾、伊格爾·朱可夫、羅伯特·卡薩德絮、魯道夫·布赫賓德、艾森·克里斯托夫、尼爾森·弗賴里、拜倫·賈尼斯、托馬斯·瓦薩里……另外,一定看清了標題,我們說的是影響力(這是我們把郎朗放入榜單的重要原因,敢肯定,一定會有人說我們收了他的廣告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