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一場穿越古今的音樂盛會——“羲皇古琴 國風雅韻”中國傳統器樂音樂會特寫
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2024年公祭伏羲大典】一場穿越古今的音樂盛會——“羲皇古琴 國風雅韻”中國傳統器樂音樂會特寫古韻悠悠,雅樂飄飄。6月21日晚,作為2024(甲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活動之一,由天水市委宣傳部、天水市文聯主辦的“羲皇古琴國風雅韻”中國傳統器樂音樂會在天水市伏羲廟廣場精彩奏響。
“羲皇古琴國風雅韻”中國傳統器樂音樂會在天水市伏羲廟廣場精彩奏響。(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丁凱拍攝)
祭伏羲始祖,溯人文源蹤;賞國風雅韻,聽華夏正聲。晚6時許,隨著一曲《羲皇引》美妙旋律響徹,這一場穿越古今的音樂盛會正式拉開序幕。
音樂會由序曲《秦頌羲皇》《華章國風秦韻》《三頌華夏正聲》三部分組成,集合古琴、洞簫、竹笛、伏羲塤、古箏、琵琶、二胡、笙、阮等中國傳統樂器,通過多樣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現中國傳統樂器的特性與魅力。
“羲皇故里”天水,是“伏羲作琴瑟”“女媧作笙簧”“灼土以為塤,禮樂于是興矣”的地方,這里素有國樂創制與研習傳統,自東漢以來,名家輩出,三國時期文武兼備擅長操琴的姜維,隋唐時期琴學大家趙耶利、董庭蘭,明朝中葉太常寺少卿胡忻,以及晚清年間“北門張氏”一族等等,多有傳承。
藍天白云為幕,綠樹鮮花為襯。來自天水市音樂家協會、天水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天和之聲”琴簫會館的演奏家,或獨奏、或合奏、或重奏、或齊奏,輪番登臺,帶來一曲曲天籟之音,動人心弦,撩人遐思
“落木瀟瀟兮,雁南飛。渭水悠悠兮去不歸。羲里卦臺還依舊,滄桑已是幾輪回?!碧焖徘俦硌菟囆g家胡寶琴帶來的原創古琴獨奏《渭水秋聲》,悠悠琴聲像呢喃,似竊語,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時而歡快奔放,時而熱情高昂。由12位天水竹笛新秀帶來的笛子齊奏《揚鞭催馬運糧忙》節奏明快,仿佛馬蹄聲聲、人歡馬叫、運糧趕路的生動場景就在眼前,舊曲新彈更煥發出催人奮進的力量;
琴音裊裊,如流水潺潺;簫聲悠悠,似清風徐徐。據1931年版《梅庵琴譜》演奏的琴簫合奏《關山月》,承載著古老的文化記憶,將現場觀眾帶回到那遙遠的邊塞,戰鼓還未停歇,家國情懷盡在指尖流淌;
二胡合奏《太極琴俠》、笙獨奏《豐收的喜悅》、民樂重奏《敦煌》、伏羲塤二重奏《曙光》、洞簫合奏《千年風雅》......一曲曲,一首首,變化的是器樂與曲風,不變的是意蘊與魅力。
演出現場,前排觀眾席地而坐,靜靜聆聽;后排觀眾引頸翹望,沉醉其中。連空中的燕子也被吸引了,在舞臺上空盤旋徘徊,似是聽懂了古琴雅樂,又似隨樂翩翩起舞,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音樂會總導演張文靜告訴記者,音樂會聚集天水市老、中、青、少四代民樂人200余人,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7歲。音樂會特色突出,不僅樂器全面,且表演形式豐富,曲風糅合古典雅樂與當代流行及天水市音樂人原創作品半島·體育中國官方網,“既為公祭伏羲大典營造濃郁氛圍,又推動中國民樂傳承發展?!?/p>
為加強原創內容保護,日前,甘肅日報、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各子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各平臺已將其所有的版權統一授予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保護、維權及給第三方的授權許可。即日起,上述媒體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圖片、攝影、視頻、音頻等原創作品,文創產品、文藝作品,以及H5、海報、AR、VR、手繪、沙畫、圖解等新媒體產品,任何機構、媒體及自媒體未經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許可,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上述作品。
甘肅新媒體集團法律顧問:甘肅銳城律師事務所 陳燦律師; 甘肅每日傳媒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甘肅榮慶律師事務所 吳天英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