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浙江200位孩子葫蘆絲合奏《愛我中華》氣勢磅礴難得一見
半島bob·體育中國官方網站浙江200位孩子葫蘆絲合奏《愛我中華》氣勢磅礴難得一見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在樂器方面,更是種類繁多。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樂器都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很多甚至被發揚光大。特別是現在的家長,都會讓孩子學上一兩種樂器。不過讓我沒想到的是,竟然有這么多孩子學葫蘆絲這個相對冷門的樂器。這不,一場由200名孩子組成的葫蘆絲演奏團隊,合奏了《愛我中華》,氣勢磅礴,場面震撼,線月拍攝于浙江象山。
葫蘆絲或許你不是很了解它,但你肯定見過。這是一種造型奇特的傳統樂器,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老葫蘆和三根竹管、外加三枚金屬做成。葫蘆絲很容易能吹出聲音,不過要吹成曲還是得下一定的功夫,這幾年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
據了解,葫蘆絲又叫葫蘆簫。最早是由傳統樂器“笙”逐漸演變而成,后傳到我國西南地區,成為了當地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樂器,一直流傳至今。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葫蘆絲吹奏者大多穿著個性鮮明的西南少數民族服飾。
暑假剛開始,浙江象山影視城景區第九屆潑水節開幕半島bandao體育。在眾多精彩的節目中,由200名孩子組成的葫蘆絲表演合奏節目成為了全場的焦點。讓我比較驚訝的是主辦方能在寧波地區找到這么多會吹奏葫蘆絲的孩子。
表演當天,這些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就來到了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新橋鎮的象山影視城大理皇宮現場。他們穿著色彩艷麗的各式民族服裝,而且還化了妝,在熱鬧的人群中特別的顯眼。
這些孩子大多在8-12歲之間,每個人手拿一只葫蘆絲,對現場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不停地東張西望。對于為何會喜歡葫蘆絲這個樂器?大多數孩子都說是爸媽給選的,學的時間長了也就喜歡上了葫蘆絲。也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長給定的興趣愛好。
不過對于文化的傳承來說,確實需要更多的孩子去學習樂器。象山影視城經常會組織這樣的大型樂器表演,給了這些孩子一個展示的舞臺,讓他們更加喜歡樂器,能堅持吹奏下去,也為文化的傳承添磚加瓦。
小樂手們的出現,也成了會場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讓許多來旅游的小朋友羨慕不已,我想這些孩子回去或許也會喜歡上葫蘆絲這個樂器,甚至也能學起來。
演出開始前,200個孩子整齊的排列在潑水節會場上,每人手拿葫蘆絲,好多孩子略顯緊張。畢竟邊上這么多游客和家長注視著,而且還有眾多的攝像機、照相機對著他們。不過這也是對他們的一次歷練,一次寶貴的經驗積累。
隨著現場前奏音樂響起,200名孩子合奏《愛我中華》,悠揚動聽的旋律飄揚在會場上空,響徹整個象山影視城。聽到這熟悉的旋律,激發起現場每個人的愛國情懷,內心無比激動。對于這些孩子的家長和老師來說,這一刻讓他們感到非常自豪,為國家的繁榮強大,也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