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仿生手彈琴打字 靠仿生腿攀巖沖浪(民生一線)
用仿生手彈琴打字 靠仿生腿攀巖沖浪(民生一線)走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人工智能小鎮,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腦科技”)的辦公區,周鍵正在電腦前敲擊鍵盤,撰寫文案。定睛一瞧,才發現,右手是一只鋁合金構造的智能仿生手,屏幕前的打字速率不亞于健全的左手。
12歲時,周鍵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右手。“刷牙洗臉這樣的小事,做起來都費勁兒。”周鍵說,為此他只能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重新學習單手生活。
2022年大學畢業,得益于公益項目的資助,周鍵用上了強腦科技研發的智能仿生手。“以前用的傳統假肢功能單一,就是個裝飾,后來干脆不用了。現在感覺失去10年的右手又回來了。”周鍵邊說邊拿起橘子,剝了起來,“剛裝上時,接受腔里的電極會采集我做各種動作的肌肉電信號、神經電信號。當我想做某個動作時,仿生手會根據采集到的信號判斷我的運動意圖,做出相應的手勢動作,反復練習,就可以應用自如。”
“不同于國外在大腦植入腦機芯片,我們采用的是非侵入式腦機技術,不用開顱、風險更低,但難點在于皮膚信號非常微弱,要不斷突破傳感器和算法能力,采集微弱的肌肉電信號、神經電信號,‘翻譯’人腦傳達的運動意圖,精確控制手的運動。”強腦科技創始人韓璧丞說,僅僅采樣電極材料的配方和結構設計,就經歷了上千次迭代。
曾經頗有短跑天賦的林韻,初三時憑借體育成績被當地重點高中提前錄取。中考完第三天,他卻因為意外失去了右腿。和很多長期穿著傳統機械假肢的殘障人士一樣,林韻走起路來身體就像拖著一根棍子,一次只能走上半步。常規假肢由于缺乏良好的支撐,難以應對草地、沙地等復雜路面,林韻平均一周得摔個兩三次。時間長了,他也不再愿意出門。
近年來,強腦科技還積極聯合各地殘聯、基金會等組織,以極低甚至免費的價格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智能仿生手半島體育官方app下載、智能仿生腿,如已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落地、所資助用戶已遍布全國70%省份的“前臂缺失公益項目”,以及在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浙江省殘聯的指導下,由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發起的“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殘人士”公益項目。
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